对三寸金莲的占有曾经是许多嫖客的梦想,正所谓“步步生莲,美人所必不可少者。石榴裙底,罗袜一钩,最足令人魂销”也。这当然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先有五代南唐宫女窅娘裹足,其后民间良家妇女群起而效,蔚为风尚。
作为引领时尚的娼妓,为了博取嫖客的欢心与怜惜心,更是将小脚作为身体妆饰的重要部分。据《辍耕录》记载,元代大诗人杨铁崖喜好声色,每次在宴会歌舞之时,见到舞女中有“缠足纤小者”,则将其绣鞋脱下,以酒杯放置其中,美其名曰“金莲杯”。小小绣鞋,虽然模样精致,但大概总有些臭气,杨大诗人却不闻其臭,只闻其香,实在是因为那绣鞋魅力太大之故。而他这一举动竟引起后世如王世贞等大文豪的争相效仿,其“手持此物行客酒,欲客齿颊生莲花”的诗句,更是被传诵为文人宴游唱酬的佳话!
嫖客对小脚的渴望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社会风尚、审美心理与适用快乐主义。从社会风尚来说,宫廷妇女们的任何一项“创新”,就像现代流行歌星的穿着打扮,容易在民间产生轰动效应,群起而效仿之,谓“从众效应”。从审美心理来说,来源于中国古代对柔弱之美的偏好。这一偏好,波及到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诸多领域,并对上自皇帝,下至文人,以至一般百姓,形成强烈的审美导向。如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为帝时,宫中生活极其奢丽,他命人制作金莲花布于地上,令所宠爱的乐妓潘贵妃,以纤足在上行走,称“此步步生莲花也。”而唐宋以后的文人对小脚的歌咏赞美更是汗牛充栋,如白居易有“小头鞋履窄衣裳”的诗句,苏轼《菩萨蛮》的“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更是余味绕梁。贵为诗坛翘楚的白、苏二人,都写出如此香艳的诗句,后人能编撰出《香莲品藻》的“小脚全书”便丝毫不足为怪。在男人眼里,拥有一双小脚的女人纤足生莲,婀娜多姿,顾盼生情,可怜兮兮,分明增添了无穷魅力。看来,无论是皇帝文人,还是贩夫走卒,对女人小脚的把玩意识是共同的。
但对嫖客来说,女人小脚的妙处还不止这些,它更有享乐适用的用途。据说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就曾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他那首传诵一时的《咏纤足俳歌》便将小脚在性生活中的妙处描绘得惟妙惟肖:“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从别后,不见他。双凫何日再交加,腰边搂,肩上架,背儿擎住手儿拿。”这唐伯虎胆子也够大的,如此赤裸的描写竟敢公之与众,难道不怕戴上有碍风化的帽子?
而男人对细腰的“雅好”更是源远流长,正所谓“最是轻盈态,身如弱柳条。爱他一捻小蛮腰”。这一“雅好”最初也来自宫廷,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灵王喜欢腰细的女人,宫中女人为搏宠幸而节食,甚至有饿死者,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是也。而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传闻她身轻如燕,能为“掌上之舞”。不过,将细腰的“雅好”发扬光大的,要算西晋富豪石崇。石崇特别宠爱那些腰肢纤细的女人。他将一种用香木碾成的碎末铺在象牙镶嵌的床上,然后让家中的舞妓依次从上面踩过。如果没有留下脚印,便赠给她成串的珍珠。如果留下了脚印,就让这舞妓节制饮食,减轻体重,一时在家中掀起“大瘦身运动”。而唐代诗人杜牧,更是对扬州妓女的“楚腰纤细”念念不忘,并留下了“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佳作。如果不是对细腰的向往魂牵梦萦,杜牧恐怕也吟咏不出如此“鸿篇巨制”吧。 来源网络:作者/乐云
←古代青楼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