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如此宏大的宫殿却只是为一个人建造,他就是中国古代至高无上的皇帝。
皇帝家国一体的统治理念,被完整地体现在了紫禁城精美的布局上。
整个紫禁城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乾清门以北为内廷,是皇帝的家,皇帝和他的众多女人们就住在这里。
帝王的权力除了实现对国家的统治外,还体现在了对女人的占有上。紫禁城的内廷中就生活着皇帝的众多嫔妃,还有着大量的宫女。这些从民间选拔遴选征集而来的女子负责着皇帝的起居生活。
在明朝,宫女的人数几乎达到了极致,最多时竟有9000人。然而,她们虽然身居皇宫,地位却极其卑微,甚至不如一般的仆从。
根据皇家的制度意愿,宫女们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而决定她们地位的其实只有一个人——皇帝。
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后宫制度被一直保持并不断丰富着。
可在公元1542年的明朝,嘉靖皇帝执政时期,柔弱的宫女却出乎意料地作出了一件惊天大事。《明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宫婢杨金英等,谋弑逆。”
宫女们为何要谋杀皇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制度中,大约有60多位皇帝被谋杀而死,其中绝大多数是政治斗争的结果。而宫女谋杀皇帝,确是极为罕见的事。
在另一本明朝正史《明实录》中,对这起案件也有记载。不同的是,记载中参与此次谋杀皇帝案件的竟有11名宫女,而众宫女作案的工具仅仅是一根绳子。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11名宫女的名字竟然全部被记录在了史料中。
把一些宫女的名字记录在正史中,这是第一次。因为按照中国修史的传统,身份低微的人是不可以入史的。因为中国人把能够入史看做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如此多的宫女集体行动,这会不会又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呢?
宫廷政变是否是政治斗争?
在嘉靖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为了权利的分配曾经和大臣们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最终,皇帝取得了胜利,并且处死了很多妄想曾与自己争权的大臣。在朝廷之中,弥漫着强烈的怨恨气息。或许,正是他们策划了一场弑君大案。
但据史书记载,嘉靖皇帝是一位十分狡黠聪明的皇帝,他可以充分利用朝廷中各派势力的争斗,使他们相互制约克制,达到一种力量平衡,皇帝却从中实现了大权独揽的目的。
嘉靖皇帝这样的做法,使得大臣们不得不专注于自己的争权夺利。皇帝借此坐收渔翁之利,皇权得到了极大的稳固。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认为江山已经巩固的嘉靖皇帝开始寻求长生不老,迷恋起了修仙练道之术,从此便不再理会朝政。
明朝时期,宫廷制度极其严格。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后宫很难与外界沟通。要调动起如此多的宫女谋杀皇帝,来自宫外大臣们势力的可能性很小。
凶手是皇帝贴身宫女
嘉靖皇帝是在熟睡中遭遇谋杀的,地点就在皇帝的寝宫乾清宫。这里是内廷中守卫最严密的地方。除了皇帝和皇后,其余嫔妃都不可以在此居住,外人更不可以随意进出。
由此可以推断,谋杀皇帝的这11名宫女可以自由进入皇帝的寝宫,说明她们只能是侍候皇帝起居的贴身宫女,只有他们可以接近熟睡中的皇帝。可谁有这样的能力可以组织起她们去谋杀皇帝呢?作为贴身宫女,和皇帝朝夕相处,似乎缺少刺杀一国之君的动机,在她们背后一定隐藏着更大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