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县 周瑾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让课堂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为了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有用、不空洞,作为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原则组织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喜欢上老师所上的这门课程。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空洞无味 书本知识 乡土教材 生活经验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
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也很重要,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组织教学,定能事半功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解放孩子们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了接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这对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及帮助他们理解教材实施分步。对于一些抽象的原理,如果跟他们所反映的社会上和自然界中一些有趣的现象相联,学生就会对哲学抽象的原理也发生兴趣而引起注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一些生动具体的事例,教学辅助工具等作补充,从空洞的理论知识变为现实的实物知识,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明朗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例如,学生在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之前,接触到的除法运算的商都比除数小,于是他们几乎认为这是定律了。当学到除数是纯小数的除法时,许多学生就对商比被除数还大表示难以理解……这次讲完例题后,当学生又提出这个问题时,教师就应该先提一些现实当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如果有20个苹果,没人分5个能够分给几个人?没人分4个呢?分2个呢?分半个呢?同时老师将学生回答板书出来:
20÷5=4(人)
20÷4=5(人)
20÷2=10(人)
20÷0.5=40(人)
通过这样间接回答就可以得出学生想要的答案,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学好理论,以理论为主导,因为没有理论就谈不上去联系与指导实际,对学生尤其这样。为了使学生能自觉掌握个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教师就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讲授:(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2)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3)联系当代最新的科研进展和科学成就的实际等。只有联系实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是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它们有用的精神财富,而不至于造成学生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掌握的是一大堆无用的死板空洞的概念。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这就告诉我们理论和实际结合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更应该加强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组合。在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太重视采用乡土材料。所谓乡土材料就是指:教师在所教学地,适当的采用本地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材料进行教学。例如,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育水平落后,信息不发达,造成学生思维局限,一时难以反映过来。这样,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本地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方言加以说明,让学生有亲切感,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产生兴趣,使教师的教学更具人性化,更成功。
参考资料:
《心理学教材》第二版
《教育学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