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甲明 贵州毕节
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显示出了传统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这一特点非常适用于生物课堂教学。用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软件称为课件,优秀的CAI课件恰当运用于生物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渲染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采用CAI课件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简要谈一下我在计算机CAI辅助教学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 CAI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功能
主体教育思想要求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他们的巨大能动作用,让他们意识到并主动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在教育过程、自我发展中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动地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促进其生动、活泼地求知、成长,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CAI课件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环境,实现主体教育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想学
CAI课件进入课堂教学,学生面对的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CAI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从无兴趣向有兴趣转化,从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主动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我在讲初中动物时,就把《动物世界》这个众所周知的节目搬进了课堂:讲生物的多样性,我把介绍非洲草原的片段放出来:讲生物的适应性,放上一段“地球的南极”,让学生了解南极,理解生物是如何适应自然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为什么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
学生通过CAI课件所创设的情景,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从而产生了共鸣,使学生的认识与课文的内容尽可能和谐、尽可能达到统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2、动态展示过程,使学生能学
CAI课件可以提供事物的直观形象、动态等特殊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演绎、综合、归纳等抽象思维活动,从而形成概念和掌握事物与现象的原理及其规律。
高二《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节,我就是利用CAI课件,在电脑上给学生演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变化过程,使课本上一个个平面图变成一个连续进行的生理过程,然后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再加以总结。使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变得容易、有趣。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还有在“植物的水分代谢”这一节,我也是借助于多媒体CAI课件,把半透膜两边水分子的运动演示出来。一边是升高了的液面,一边是半透膜两边水分子的运动状况,两边呈现动态。看完之后,学生们自己就可以得出结论:半透膜两边的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单位时间内从高浓度一边向低浓度一边运动的水分子多,所以漏斗内的液面会上升,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3、扩大知识面,使学生会学
CAI课件进入课堂,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容量和密度,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仅使学生想学、能学,更重要的是会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了Internet网以后,网上浩瀚的知识为教学带来非常多的便利,就说“节肢动物门”的教学吧,讲完了书本上昆虫纲的代表动物蝗虫以后,我们可以就这个动物界最大的纲“昆虫纲”作进一步的介绍,象“广东蝴蝶”网站,集中介绍了广东的蝴蝶资源及有关蝴蝶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单只是丰富了课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获得知识的方法。声、色俱全,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自然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这比我讲上一百遍说“大自然如何丰富多彩”来得真实、印象深刻。
4、人机互动,使学生乐学
CAI课件还有一个特点是具有互动性。在CAI课件的设计制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向学生提供技能、技巧训练,确保学生在人机交互中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教学反馈。
在《DNA的结构和复制》一课的课件中,我设计制作了好几处人机互动的热区,可以用鼠标点击或使用空格键(或定义的其它热键)使画面轮流出现。交互按钮的运用是在上下页(或确定的不同页面)、不同构象间进行返转。这样,图片间的跳转就变得易操作,不同构象间也相互关联起来。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在学习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并在人机交互中自我矫正,完善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可以将习题练习设置为超文本链接,为的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
二、CAI进入课堂教学的几个原则
CAI进入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必须遵循“教学手段为教学目的服务”,我们只有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数学任务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一堂课媒体运用得是否恰当,唯一标准就看它是否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CAI进入生物课堂,应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和特点,目的性要强,要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不能哗众取宠。
1、所选或所制作的CAI课件必须和所授的课恰当结合,作为应用在课堂上教学的CAI课件,应该在“辅助”二字上下功夫。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不能丢掉教师的主导地位。所采用的CAI课件,不求功能齐全,只要能说明一个问题就可以,最好是一个小模块,这样的小模块应能独立运行更好。比如一个演示细胞结构的动画片断,在讲到相关的知识点时随时调用,非常方便、实用。
2、由于对新的教学媒体感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时个别学生精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学习。运用“发现式”教学法就有利于该种教学活动的开展。
3、不可大量频繁使用。各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缺点,在生物课上都有其应用的场所。CAI较先进,但也非万能,应根据不同课的内容恰当选用,其它媒体也不可偏废,同时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也是一个应该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