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圆通,以钱铺路”
财务住持一个人说了算。僧人家中还有子女,“一人有一个功德箱,收了钱拿到房间去”。
这位1967年出生的东北男子,见过面的人都称赞其“面相饱满英俊、形象很好”,但实际接触后得出的结论却是:不太像是真和尚,更像是生意人。
圆通俗家姓名为张凯,吉林四平市人,18岁从一家电子技校毕业,此后10年,在吉林市的无线电器材厂和消防器材厂当过工人。
1996年初,张凯在吉林省四平市伽兰寺落发出家,从此以法号“圆通”示人。目前无法确定,他从吉林来到两千多公里外的湖南娄底的准确时间。一份公开简历显示,圆通至少于1999年9月已来到娄底的古天王寺,直到2009年下半年被捕,他在娄底活动了至少长达十年。
十年间,圆通法师“功成名就”:他当上娄底名刹天籁寺住持,2004年出任娄底市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在其任上,天籁寺获批为湖南省重点寺院,圆通本人当选娄底市政协常委,并与当地政商各界建立起深厚关系。他刚来时的座驾是摩托车,很快换成了广本轿车。
日后,娄底市统战部门的一份官方通报提及:圆通任职天籁寺住持时,大搞建设,却没遇到阻挠,部分原因是因其“处事圆通、以钱铺路,从而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圆通任上,天籁寺香火旺盛、善款丰厚,寺庙建设却进展缓慢。他任内建设的一些建筑,直到其被捕入狱,仍是裸露着水泥的烂尾楼,天王殿内的天王塑像,连油漆也未喷上。
圆通的继任者抵达时还发现,天籁寺存留着圆通时代的习惯:寺内僧众不上早晚课,财务住持一个人说了算。僧人基本上是几位本地老者,均是上了年纪才出家,家中还有子女,“僧尼一人有一个功德箱,收了钱拿到房间去”。
圆通被捕之前,天籁寺即因债务问题,被告上法庭,官司缠身。其被捕之后,一夜之间,天籁寺冒出了近千万元的债务:小到5位做泥瓦工的农民的2万元工钱,大到数百万元的“万佛雕塑”的工程欠款。
比巨额债务更致命的,是丑闻给天籁寺声誉带来的伤害。据天籁寺僧人介绍,当圆通案发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大法师来到天籁寺与僧人谈话,他说,“出这么多事情,往后的路,怕是更难走了。”言念及此,伤心落泪。
圆通四宗罪
圆通大张旗鼓地与“小三”举行婚礼,广邀宾朋,当地村支书做证婚人,直到妻子报案……
僧人圆通被娄底市娄星区公安分局立案侦查,报案人竟是圆通的妻子杨某,案由更是令人匪夷所思——重婚罪。
根据司法材料,圆通以天籁寺住持、娄底佛教协会会长身份示人的同时,2007年10月,悄然与杨某在长沙市岳麓区民政局登记结婚,二人育有一女;不久,他又与另一娄底女子陈某同居,也育有一女。
2009年8月,圆通竟然大张旗鼓地与陈某举行婚礼,摆设酒宴、广邀宾朋,甚至还请了当地村支书作为证婚人。如果不是因为妻子杨某报案,这场惊世骇俗的僧俗之恋,极可能还将继续下去。
“新婚”之后不到一个月,2009年9月4日,圆通被警方以涉嫌重婚罪刑拘,随后被检方批捕。案件的查办很快转向了圆通的经济问题。
侦查机关发现,圆通曾挪用天籁寺的大批资金,用以个人名义投资另外的寺庙,并曾使用虚假发票侵吞寺院资产。
司法材料显示:2007年初,在执掌了娄底市佛教协会并兼任天籁寺和古天王寺住持之后,圆通引入了一家名为“娄底市开元贸易有限公司”的企业,与天籁寺达成“联营协议”,之后又与娄底市佛教协会和古天王寺达成了“借款协议”。
此后,开元公司陆续向天籁寺、古天王寺注资468万余元,圆通从中截留了94万余元,将这笔钱以个人名义,投资开发了位于湖南湘乡的另一座寺庙——“地母庵”,圆通在其中占股70%。公诉机关还一度指控圆通挪用78万余元用于投资娄底涟源的“水晶阁”,但因证据不足以证明此款为圆通以个人名义投资,未被法院认定。
对于上述投资,天籁寺的僧人们表示一无所知。他们至今仍然住在一栋年久失修的宿舍楼内。圆通的投资行为,也根本未与寺院其他人士商量,大量以天籁寺名义的欠款和借款,全凭其个人的一张字条,寺院财务制度形同虚设。
圆通的另一项罪名是职务侵占罪。2008年10月,圆通向一家文化机构订了1000册《河洛大通胜》的书籍。并请该机构开具了一张1.3万元的发票,但事实上,圆通并未向该院购买书籍,也未支付任何费用,却把该发票拿到天籁寺入账,以冲抵其个人之前在天籁寺的1.3万元个人借款。
住持圆通还犯有一项常为民营企业家所犯的罪名:抽逃出资罪。2006年6月份,圆通以自己个人名义从工商局注册成立了“娄底市凯旋贸易有限公司”,自任法定代表人,但因无注册资本,遂从娄底市清泉房地产公司借来200万元,完成验资后,又将200万元还给了房地产公司。至于圆通成立的这家公司所经营的业务,外人无从知晓。
2010年9月底,圆通因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抽逃出资罪、重婚罪,被娄底市娄星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6年,成为娄底历史上第一位被判刑的寺院住持。此后,圆通上诉,娄底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