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中山之后的主要的政治力量,包括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是认同的。国共两党都是追求一个独立、完整的主权国家。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族主义的任务基本完成。我刚才非常同意资老师的观点,我们不能再搞民族主义。当然民族主义仍然存在也不会消失,只要主权国家还继续存在,民族主义就会存在下去。同时中国的客观现实环境也不容许民族主义的消退,包括台湾、南海、新疆、西藏等问题的存在,也不时地触发中国人的民族主义。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和民权、民生相关的。实际上民生和民权问题的解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民族主义在国际社会上所面临的很多的问题。民族主义一个是人民主权一个是民族主权,我们的民族主权已经解决了。同时我也不认为中国有民族主义。中国是义和团主义,一来就是打打杀杀。因为中国的民族主义是违背国家利益的。
从内部发展来看,民权和民生问题的实现更是关联到国家建设的内容。我上面所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同样认同民族主义,为什么一个失败了一个成功呢?国民党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精英路线,而共产党走的是自下而上的大众路线。国民党一开始也是想走自下而上的。可是国民党越来越脱离民众,也就是说国民党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没有解决民生和民权问题。共产党作为反对党不一样,它处于社会的边缘,共产党开始和社会的底层有很密切的联系。国民党的进步思想到精英阶层就停止了,而共产党的进步思想一直延续到最下层。国民党的精英路线或许一开始就会被共产党的大众路线所打败。当然国民党到台湾后总结了的失败教训,开始强调大多数民众的民生和民权问题,短短的时间里在经济上成为亚洲四小龙。民权问题上,孙中山提出了渐进的政治发展道路,可是孙中山没有讨论民权、民生这两个谁先谁后的问题。如果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民权和民生是密切相关的,很多的民生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民权的问题。例如,今天我们强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权利就是民权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讨论的民族问题,民权的概念不如它多。当代中国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存在很大的争议,可是民族的概念越来越存在概念。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没有学习就没有民族。我们讨论协商民主等其他所有种类的民主。所以我们提出的国家建设和改革方向里,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民生和民主谁先谁后。
我觉得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就是以民生促民主,以民生保障民主。世界历史演变证明,发展民主并不是难事,但要发展优质民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可以开放的,农业国家可以开放选举,工业国家可以开放选举,人均GDP3000美金以后开放选举,但可以确信地说,农业文明的民主和工业文明的民主绝对不是一件事。人均GDP3000美金的开放选举,和人均GDP3万美金开放的选举质量是不一样的。
对中国来说我们要提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民主,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争取优质民主和避免劣质民主的发生。民主政治产生于西方,经过一两百年的引进,西方民主进化到当代所有的合格的选民都可以参与,西方民主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都是精英民主,是少数的民主。现在的大众民主历史并不长,人们也可以在发展中国家看到类似于欧洲、北美那样的民主,幼稚的民主大多发生在西方,而劣质的民主都在西方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在亚洲,日本是第一个优质民主。一些社会过度地学习西方民主,甚至是模仿民主,可是问题很多。日本之所以会成为优质的民主,主要是因为它可以集成传统的特色。但日本的民主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的民主也被西方的很多人批评。日本之后,亚洲四小龙也走上了不同的民主化道路,这些经济体的民主化也还在进行。民主化的路径也不相同。但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特点,和其他的地区和社会相比,四小龙的民主新的理性。亚洲四小龙被视为东亚模式的代表。可是我觉得不仅存在着东亚模式,而且四小龙也可以被认为是这一模式的代表。进一步觉得东亚经济模式跟东亚民主模式是密切相关的。总体而言,东亚模式的特点是经济在先、发展在后,简单地说,东亚模式是以民生促民主,精炼地看,以民生促民主,民主有很大的可能成为民主。但如果是以民主促民生,民主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劣质民主。
日本和四小龙花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达到高度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新加坡这个过程李光耀先生把它称之为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社会经济的高发展水平是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西方在进入大众民主化之前,也经历过近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高水平的社会经济发展,既是推动大众民主化的动力,也是大众民主所能生存的物质载体。但西方式媒体全部到西方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推动民主,和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民主往往和暴力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非洲的国家。四小龙不一样,很长时间政府的重点在于做蛋糕,并把蛋糕做大,这是我们学界所说的发展性政府,政府通过发展把蛋糕做大以获取人民的信任。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优质民主的关键,民主尽管表现为投票的一种行为,但这种简单的投票行为背后是民主的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中产阶级发展了,选民就不会因为一点点经济上的好处而出卖选票。如果人均GDP3000美金的时候,这个选票就不值钱。我到广东和浙江都去看过。如果是人均GDP达到了3万美金的时候,这个选票就买不动了。
当然还有一个是台湾的黑金政治,买选票主要是发生在社会的低收入阶层。另外一个是人均GDP3000美金的时候,可能大家的教育程度都非常低。到人均GDP3万美金的时候大家都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大家对政策都可以很好地考虑。
以民主促民生是可以考虑的,但大多数是失败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在成为独立国家之后都走的这样的道路。这些国家的精英们努力地学习西方的模式,希望用民主促进民生的发展。但在国家显然没有成功,泰国和菲律宾是亚洲民主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到现在很少有人模仿这两个模式。前段时间我碰到一个韩国大使,他说60年韩国派人到菲律宾去学习,没有想到到现在为止菲律宾是这样的一个乱七八糟的国家,而韩国成为了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