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公开课和不要“躲猫猫”

时间:2011/10/27 11:51:32 点击:2049【

 
2、中考语文命题不要和学生“躲猫猫”

    近日从《教师报》(陕西)上读到一篇有关中考语文“命题难”的文章。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班语文教师,也产生一些想法。
    文中介绍:陕西省2008年中考命题组成员朱宝军老师在一次讲座中以亲身体会谈到中考语文“命题难”。难在哪儿呢?据说困难无处不在,有点狗咬刺猬的状态。笔者与陕西相隔甚远,无缘到西安现场聆听朱老师的金玉良言,为避免漏传误传,笔者还是老老实实地从报纸中摘出几点朱老师的“难处来”。朱老师说文言文命题难,因为课改前文言文考课内的,题目好命;课改后,要求出课外的,课内的一概不准出,而课外的既不能重复前几年的,也不能重复外省市的。因为这些题目难免被一些老师学生练过了,对没有练习过的老师学生而言就不公平了。朱老师讲到古诗词鉴赏的命题时,说所选古诗词一般是课外,不出名诗人的作品,而且宋代的作品只出宋诗而绝不出宋词。因为宋词或者名家的作品大多学生会练习到,这对没练到的学生又不公平了。朱老师在讲到古诗文积累时,称命题不考查名句,因为那样的话学生学习时就会只记名句,不记全篇。
    看到这篇文章,一方面感到可笑,笑命题老师的自寻烦恼;一方面感到可怕,可怕于我们的命题组专家手持指挥棒,随意挥舞。
    先谈谈可笑。朱老师们好像是在与学生“躲猫猫”,简言之,学生练习过的不考,教学中的重点不考:
    文言文不考课内的,不考本省前几年出过的,也不考外省出过的,这是一躲;古诗鉴赏不出宋词,不出名家的,这是二躲;古诗背诵不考名句,这是三躲。当然,制一份中考语文卷远远不止这“三躲”,朱老师们真是煞费苦心啊,确实难为他了!我们不妨按朱老师的逻辑倒推一下:文言文不考本省前几年出过的,也不考外省出过的,平时教学时这些内容可以不练习了;古诗鉴赏不考名家的,专出不出名的,名家的可以不练习了;古诗背诵不考名句,专考非名句,名句可以不背了。作为刚刚接触古诗文的初中生,他们就是要从名家名篇名句中来初步掌握中国传统古诗文的精华,感悟它们的魅力,怎么一个所谓的“公平”就使得命题老师们把这些名篇名家名句给生生的扼杀了呢?“公平”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但是怎样才算公平?这么大一个省,辖这么多的县市区,这么多的学校,这其中既有地区上的差异,也有教育水平的差异,这个事实是抹灭不了的,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而不是用这考了不公平,那考了不公平来说事儿。按朱老师的“公平理论”,我们只有让学生都在家里呆着,啥也不学,到时候直接上考场,那才是真正的公平呢!说到公平,其实途径不少,笔者以为可以从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和招生制度上入手来彰显教育的公平;也可以把命题权下放,各地市根据课标要求和本地市教学实际来命题,我们离公平也会更近一步;还有一种,如果就选课内的文段不就可以体现“公平”了吗?最根本的,如果能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来命题,那才是最大的公平。
    我觉得最可笑的是,朱老师说“古诗鉴赏不出宋词,不出名家的,因为这些大多数学生练习过了”。我想,初中生能将课外那么多宋词,那么多名家诗篇都掌握了,他们的古诗文鉴赏水平该是多么高啊,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啊!然而朱老师们竟然很害怕这件事,竟然要躲得远远的,要引导学生不要去读这些课外的名家名篇。
    再说说可怕。我以为朱老师们的命题思想对指导教学是十分有害的。朱老师的讲话是在中考复习备考会上所作的“专题讲座”,但是它的影响远远不局限于中考复习备考。
    关于文言文和古诗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课标中只是对学生的能力作出了要求,而且对文言文的要求并不高,然而朱老师竟然对选什么的材料挖空心思,生怕学生见过这些材料的面。这是什么思想在作怪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呢,还是故意为难学生?默写古诗,是否一定要默写名句并不重要,但是绝对不能有意去避开名句;鉴赏古诗,当然以名家名篇为佳,即或不考,也不能是刻意去做;对于文言文,课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试问朱老师,您所选的是浅易文言文吗?学生进考场是否带了工具书?如果不是,那还不如就考课内文言文罢。说实在的,有多少考生已经真正将教材中的全部文言文掌握了呢?《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不能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烦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朱老师是否出了难题、怪题和烦琐机械的题,我不得而知,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他是热衷于出“偏题”的。其实,课标和考纲中都没有规定必须考课外文言文和古文鉴赏,陕西省大约是作了硬性规定的,这个规定也许只与应试有关,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多大关系。

作者:不详 来源:大可 

发表评论可见 相关评论

  • 名字: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2016-10-09 点击:7464
贰角钱上的姑娘  人民币上的人物,许多人以为是画家“杜撰”的,殊不知真有其人。这些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是怎么上了人民币,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现在生活得如何?近日,记者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他…[详细]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布展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布展2013-12-11 点击:37476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即将开展,画展横幅喷绘作品展厅作品展厅初步布置图片“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即将开展…[详细]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出席钓鱼台大会[陈戈]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出席钓鱼台大会[陈戈]2013-10-05 点击:42341
胡锦涛主席昨夜忙碌到凌晨,很晚才得以睡觉休息,今天的大会胡主席安排他的特别代表出席并送来祝贺。“宇宙摇篮”工作委员会--李昌中会长出席在钓鱼台举行的“同圆中国梦,共创新文明”大会。据悉,出席大…[详细]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简介(三)[记者:陈戈]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简介(三)[记者:陈戈]2013-08-19 点击:46575
他有着“东方第一藤”之称,创建“乌蒙画派”的“洪荒美学大师”,他享有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奖之待遇.多年来不仅勤于创作表现大千世界的山山水水的作品,还热衷于环境保护和宇宙摇篮拯救地球母亲的公益行动…[详细]
相馆摄影师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民国北京
相馆摄影师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民国北京2016-12-26 点击:7024
来自腾讯,原标题:照相馆摄影师镜头下的民国北京1929年8月,54岁的约翰·詹布鲁恩(John Zumbrun)带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在上海登上了前往美国的客轮“太洋丸”号,在他随身携带的铁皮…[详细]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2016-10-09 点击:7464
贰角钱上的姑娘  人民币上的人物,许多人以为是画家“杜撰”的,殊不知真有其人。这些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是怎么上了人民币,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现在生活得如何?近日,记者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他…[详细]
中国人有多多?看完这23张图你就明白了!
中国人有多多?看完这23张图你就明白了!2016-10-02 点击:6602
来自腾讯财经。原标题:中国人有多多?看完这23张图你就明白了! 据Business Insider文章,人口是劳动力资源,也是需求量。尤其是优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在上世纪70年…[详细]
贵州威宁板底村彝簇文化旅游
贵州威宁板底村彝簇文化旅游2016-07-26 点击:6105
板底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 板底彝族文化旅游村寨位于威宁县城东部,距县城38公里,距326国道线7.5公里,东南部分别与赫章县的妈姑、珠市相接壤,南部与西部分别与本县的东风、炉山和盐仓…[详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