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军 北京5120信箱国家民委办公厅
去年8月,我们到加拿大参加学习培训。第一堂课是安排大家与一位国会议员进行交流。互换名片后,我发现这位议员的名片上除了电话、传真、手机号码和电子邮件等常用信息外,还有一个TTY号码。“TTY号码是什么呢?”我忍不住好奇地问。议员先生说,“这个是失聪人士专线号码,英语叫Teletype terminal unit”。
原来TTY就是电传打字机终端设备。据当地陪同人员解释说,失聪人士是听不到声音的,耳聋的人通常也不会说话,所以无法使用普通电话机。而使用TTY设备,便消除了交流的障碍。在加拿大,几乎每一位议员名片上都印有TTY号码,很多政府部门的电话号码下面也有供聋哑人士免费使用的TTY号码。
“我还有一种带盲文的名片。”议员先生自豪地说,“方便与盲人联络”。“你不是残疾人,也不是专门做残疾人工作的,有这个必要吗?”有人问。“但残疾人有可能找我处理我负责的事务,我不能让他们享受不到我的服务。”议员先生很认真地回答说。“怎么能说TTY没必要呢?假设您是一位聋哑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报警您该怎么办?”
是啊,连最基本的报警都无法实现,更别说享受其他服务了。所谓“公共服务”,其应有之义就是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到服务。作为这种服务的提供者,也应该让服务对象与他们联络沟通无障碍。
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障碍,语言障碍、文化障碍、认知障碍、体制机制障碍等等。既有天然的障碍,也有人为的障碍。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想方设法去消除各种各样的障碍,都在千方百计创造一个无障碍的世界:通过医疗手段来消除听力、视力、智力障碍,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公共交通无障碍、金融服务无障碍、信息服务无障碍……因为人们知道,只有消除障碍,才能实现对接和沟通,才能让世界更文明、更美好。
纸币上印有盲文,就是为了让包括盲人在内的任何人都能无障碍地使用。电梯按钮上有盲文,还有语音提示,就是为了让盲人也能摸到、听到。电视节目里配有手语解说,就是为了让聋哑人也能看明白……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消除障碍,体现关爱。当然,无障碍针对的不仅仅是残疾人,还包括老、弱、病、孕及其他各类特殊群体。倡导无障碍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均等化、无差别地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服务。
我们的路上也有盲道,我们的楼前也有坡道,但我们知道,除了建设无障碍设施,更重要的是树立无障碍意识。路上有盲道,心里也要有盲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别人畅通无阻、堂堂正正地走进我们心里。楼前有坡道,眼前也要有坡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服务对象无差别、无高低地走进我们眼里。我们在不断拓宽各种渠道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铺设“盲道”、“坡道”。因为无止境是服务的目标,而无障碍是服务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