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一年四班 马嘉黛
邻居家的后院有条清澈的小溪。夏末常有花瓣在水中起伏,挥霍生命中的最后一丝光景。旋转啊!旋转!那些娇嫩的花瓣嚷嚷着,舞蹈着,在水中打出激情的圈儿。
与那些吵闹的花儿不同,这条小溪只是缓缓地,不慌不忙地流淌。那溪水潺湲,甚得我心。因此,便时常蹑手蹑脚地穿过邻居家的后院,静静地与小溪呆上一会儿。我曾无数次望着那清澈而潺潺的水流托腮思忖着:正如不是每个芭蕾舞者的梦想都是站在纽约林肯中心完美地演绎白天鹅一样。不是每条小溪都梦想着一无反顾地奔向大海,至少眼前的这条小溪不是,毕竟,谁都不会在生活中永远扮演主角。眼前的这条小溪似乎不知大海为何物,又或许知道但却无心向往。毕竟这只是条再平凡不过的小溪。
时间在我留恋于这安静的小溪时飞快地逃走了。咦?到了深秋,我竟毫无察觉。至今想起那日偶然瞥见溪水中的落叶才惊觉秋的脚步时,心中仍无限感慨。大概不是时间的脚步走得匆忙,而是每日沉溺于我与小溪的一方静谧天地时,时间便静止了。待到走出这方天地时,心中才会掠过一丝惶恐罢!隐隐地心中竟生出一丝虚度年华的罪恶感。便只得将对小溪的思念与依恋连同庸惰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扎起马尾埋头苦读。
原来,时间在忙碌中过得更是快。这时便体会到了小时候写作文时开头每每要冠以“光阴如梭”时的残酷了。起身拍拍衣服,收拾好心情,又偷偷地穿过邻居家的后院,走到小溪旁。太好了,我又看到了我思念的小溪,它依然潺潺地流淌,安静而满足。俯身细看,那溪水依然清澈见底。忽然,一阵微风拂过,那刚绽开的娇嫩的花瓣在空中旋转而下,落在地上,洒下一地纷扬;跌入水中,疯狂地打着旋儿,引开层层涟漪。
旋转啊!旋转!即便是消亡,我们也要优雅地死去,它们大声嚷嚷着……
旋转吧!旋转!像水中的蔷薇一般!直到天昏地暗……
喧闹的世界里,只有小溪在静静地流淌。
哦,这便是平凡小溪的平凡梦想。
寻觅心中的那片湖(感受幸福)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一年四班 马嘉黛
有时候,我常常瞑思苦想,幸福是什么?它好像心中仅有一块明净的湖泊,我不愿去轻易触碰,怕一触碰,这美好的东西便碎了般地荡开圈圈涟漪,连同一些美妙的却无法言语的东西一块散去。但在内心深处又确是渴望的,渴望这种早已被覆上一层神秘面纱的东西。
那一阵急促而又温柔的电话铃响把我从思绪中惊醒,呵,是老妈那殷切的呼唤。想来也有一段时间没去看过母亲了,便随手穿上外套,连水果也没买,就踏上了母亲的家门。
刚进门,便迎上了母亲那慈爱而充满喜悦的目光。然而,我却更加的心酸了。心酸母亲那一天天弯下的娇小的身子,心酸母亲那一天天稀疏的花白的发鬓,心酸母亲那一天天蹒跚的艰难的步伐,看着母亲一天天的老去,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也算是幸福吗?我只得在心中嗤之一笑。在母亲住处吃过午饭,我庸惰地靠到沙发上看报,却不知是何时睡过去了。只觉得有人轻轻的触碰我一下,睁开双眼,眼前,母亲正微笑地慢慢为我披上外衣。见我醒了,便顶不好意识地说:“唔,怕你着凉给你披件大衣,没想到把你吵醒了。”“妈,不碍事的。”“呵呵,你这孩子,还跟以前一样 ,不知道照顾自己,你再睡会吧。”我茫然:原来在母亲心中我还是个孩子啊!她说的从前大概是指我的孩时代吧!看她那淡然的语气,仿佛那只是不久之前的事,对于孩提时代的事我已全然不知了。可是母亲却都记在心里。唔,一个人在外漂泊半辈子后,突然知道这个世界上依然有人记得他,记得他的过去,记得他的全部。让他知道他还没被世界遗忘记。这个人为他的成功而喜悦,为他的失败而啜泣。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我言语不出,只得微笑。混浊的瞳孔里是母亲那蹑足欲离的背影。
离开母亲家我换了套笔挺的西装,擦了擦皮鞋后直赴饭局。酒桌上,面对那些酒肉之徒的漫天吹嘘我着实厌烦,却又得装出钦佩的样子不停的点头以示赞许。终于,到了午夜时分,我得以脱身。以最快的速度走出了酒店,在踏出店门时,我松了松衣领,吐了口气。
回家时,我特意避开霓虹灯的繁华,选了条僻静的小道。可脚步却时快时慢。一想到马上可以躲进那正向我张着怀抱的港湾时,满心的喜悦便冲上心头。然而刚加快了的脚步却又放慢,妻儿都已睡了吧!当我迈进家门时迎接我的怕是那一片漆黑中的微鼾声吧!这样想着,艰难的一步挨着一步终于挨到了家。
心中的不安在看到卷缩在沙发上睡着的妻时全然消散了。笑着脱下自己的大衣给妻披上,妻却睡的很轻,马上醒了。忙道:“在外没吃好吧!我去给你热菜。”我还未来得及阻止,小儿子便从屋子里眯着眼打着哈欠走出,看到我后兴奋地叫着“爸爸回来了!”便冲进我的怀里。我笑着扔掉公文包,高高地举起儿子。在转身看向正在厨房忙碌的妻,脑海中突然出现这样一句话:此心安处乃吾家。
我忽然觉得似乎那神秘的东西每天都在上演。似乎有一种暖流漫延我的四肢乃至周身。闭上眼,感受着心中那片湖,早已不再平静。然而,那美妙的东西却荡出了一圈圈无声的瑰丽,漫延….漫延…..
我和我的父亲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一年四班 马嘉黛
黛青色的软风中,如胶似漆的旧日时光士似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在乌云滚滚的春日午后,如片片柳絮飘飘洒洒,叫人柔肠寸断。看着记忆中的你渐渐清晰,心中的一阵阵痛让我明白,原来我一直很爱你。
“呵呵,这孩子生下来第一个看见的就是我,将来肯定和我亲!”你在我7岁时逢人便说,那时的你总是笑呵呵的,那时的我最喜欢被你和妈牵着,神情骄傲的像个公主。可后来,妈不见了。别的小朋友欺负我,说我妈跟别人跑了,不要我了。倔强的我没有哭,一直忍者泪跑回家,让你把妈妈追回来。可你的表情异常严肃,用坚定的语气说:“以后你就和爸一起生活,爸会给你最好的。”我小小的心里恨透了你,是你让我失去了妈。从那以后你便很少笑,整日的奔波让你没有多余的力气笑,从那以后我也很少笑,没命的学习使我忘记笑,我要考出这个村子,自己去找妈妈。
你不知怎的突然开始大把大把的赚钱,你酒后唯一的乐趣就是把我优异的成绩向别人炫耀。看着你吐沫横飞的和别人比划着,我心中着实厌烦。回到家我和你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好友打开门问道:“怎么了,怒气冲冲的?”“我和我爸八字不和,天生犯冲!”我大吼一声。只是没注意过,从那以后你再也不跟别人炫耀我的成绩。
是的,即使你努力给我最好的把我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即使你把我惯得像个公主,我依然恨你。又或许是强迫自己恨你,因为我从未被母爱沐浴过。
一晃那么多年过去了,我真的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天,你高兴的像个孩子,那笑容仿佛是久违了的。那天你请了全村的人喝酒,我怕你又炫耀起来,就先回家了。看着屋子里的一切我突然留恋起来,我不住地告诉自己:你努力学习不就是为了离开这个家,你还留恋什么呢?你应该高兴才是!
你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的,一个人坐在院子里,脸红得发紫,明显是喝多了。看我走进院子,用很小的声音说“孩子,陪我坐坐吧”我不知怎地,竟在你身边坐下了。“孩子,我知道你恨爸,是……是爸没留住你妈,爸没本事。所以爸拼……拼了命挣钱,爸要给你最好的。”我努力不去听,因为我知道那道防线正在瓦解。“这些年那么多媒婆给爸…….给爸说亲都让爸给拒绝了,爸不能再给任何人伤害你的机会了。”听到这,我别过脸去,努力泛着眼睛,想止住泪水的流淌。你过了半天都没再说话,我回头一看,你的头埋在膝盖上睡着了!
柔柔的月光映着你的脸庞,一道道皱纹把月光染成了条条黑色,仿佛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看着你,突然间惊觉,悔意已不知何时爬上了我的脸。
原来那些刻骨的伤痛早已化作阵阵清风,托着我翻山越岭,走向成长。
原来我曾失去的母爱正以特殊的形式环抱在我的周围。
原来我的内心身处还是那么的爱你,我的爸爸。
我的父亲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一年四班 马嘉黛
“奉献不是择机开屏的孔雀,而是能传递给每个人芬芳的路边小花。”偶然在书上看到这句话,思绪便如潮水般涌来,这说的不正是父亲吗?
父亲是个乐于助人却沉默寡言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嘴笨,做了好事却又不好愿思说,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
前年冬天的圣诞节,雪下得格外的大。夜晚的城市在霓虹灯的映衬下显得华丽无比,街头的人拥挤得仿佛像沙丁鱼一般,行色匆匆却都笑呵呵的。各店门前的圣诞老人玩偶在寒风中前后摇摆着。脸上还挂着慈祥的笑。好像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浪漫的味道。父亲骑着自行车在在人群中穿梭着,我坐在父亲身后丢荡着腿,一手拦住父亲的腰,头靠在他的背上,一会张开嘴吞进几片雪花,一会又低头趁雪花还没有在指尖融化时仔细研究着它的形状,一个人玩得好不快活。
突然,“嘎”的一声打破了节日的祥和气氛。我连忙探出头,原来在不远处一位老人倦缩在人流中。表情痛苦又无助。而周围经过的人,目光却未在老人身上逗留过。我不仅皱起眉,思考着刚才那些人的是否有种叫做“幸福”的笑容。等我回过神时,早已被父亲拉到了老人面前。原来老人在路上不小心摔倒,好像摔坏了腿,已经坐在地上快半个钟头了却无人问津,听到这儿,我抽了口气,又抬起头打量过往的行人。这时父亲沉默地抱起老人招下一辆车,小心地把老人放进车里后回头吩咐我把自行车推回家便坐进车里走了。我对父亲的行为一点也不诧异,他已经不是这样第一次帮助别人了。等我赶到医院时,却意外的听到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你撞了我家老人还好心安理得地站在我面前,还不快交医药费去!”我急得要命,可父亲依然沉默。那女人喋喋不休的声音到老人从急珍室出来后才停止。这件事也终于才告一段落。
如今我早已在学校住宿,却时不时地思念我那热心肠、无私奉献又寡言的父亲。路人啊,多留意脚边那些带给你芬芳的小花吧。因为我的父亲,便是那小花中的一朵。
编辑简评:从"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一年四班 马嘉黛"看.作者应该是学生,那么这是一组代入身份写作的作品。是通俗文学中最常用的编故事手法。这种文章一般都情文并茂,感人至深,从而是很多通俗情感类刊物的挚爱,发表颇易,曾被很多写作者当做谋生利器。但是这类文章有一大缺点——假。虽然“真性情才是好文章”只提到真性情,并没提到真事实或者假事实的问题,但是人们对于被摆故事的真假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这种态度确定了通俗文化只能是快餐文化,不能持久。看过之后虽有所感触,但随手抛开却是常态。这种作品日记和名人轶事不在此列,虽然在表达上同出一辙。在文学中,通俗文学是下里巴人,而纯文学才是阳春白雪。作为一个高中学生,不可否认,该作者有比较深厚的写作功底。祝不断进步。——陈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