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陈郴 张学义
|
|
1970年出生于甘肃的江永前,自幼喜爱葫芦雕刻艺术,曾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中国工笔画六年,之后又分别在北京、陕西、青海等地访师求学,求学期间悉心从师,承师继法,孜孜以求,取精扬长,勤奋刻苦,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葫芦雕刻艺术之路。
师成之后的江永前长期定居在金城兰州,一心专攻葫芦雕刻艺术,其艺术人生分别在西部商报、兰州晚报、兰州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各大新闻媒体作了很多次的采访报道。
从江永前16岁初到兰州开始,当第一眼看到工艺摊点上摆放的刻葫芦时,便知要与葫芦结下不解之缘。他经常蹲在地上一看就是半天,凭着对刻葫芦的热爱,江永前开始试着自己研究雕刻葫芦。
他善于思考,勤于积累,这为他后来的雕刻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酷爱刻葫芦,在师傅那里学习技艺,一站就是一天,顾不上吃饭。回来后拿着葫芦,往往构思良久才下刀,苦学几年后,他便能在葫芦上刻上山水风景、人物肖像、诗词歌赋。
在民间绝技大赛上,江永前在葫芦上雕刻的“500罗汉”让现场观众及评委们赞叹不已。凹凸不平的小小葫芦上,每一个罗汉的脸部位看起来犹如米粒般大小。江永前的一双妙手使葫芦上雕刻的“500罗汉”栩栩如生,每一个罗汉的体态、造型都各不相同。充分显示出其生动神态和墨色的丰富内涵。
葫芦雕刻以其毫厘尽现艺术功底,以其微妙窥
珍品神韵。欣赏江永前的雕刻作品,“五百罗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百子图”惟妙惟肖、神态各界:“百美图”婀那多姿、灵动脱俗……
其高深的艺术功底使各方艺术爱好片叹为观止,江永前开始在这个行当里小有名气。他凭着精湛的技艺,让“江葫芦”受到了国内外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作品被北京、香港、上海、大连、普陀山、广州、敦煌等地以及不少国外的各界艺术爱好人士收藏,不少明星也慕名前来购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