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增分有道”系列讲座第8讲

时间:2011/7/20 1:21:14 点击:1520【

第八讲:干脆有力豹尾甩,回眸一笑百媚生(豹尾篇)
                  ——谈作文结尾的技巧

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中学 王礼平

  孔雀开屏美在尾,文章收篇好在巧。一篇好的作文而结尾又“精彩”,那么将给人留下回味,留下思考,留下深刻的印象。像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首《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五片六片七八片,飞入花丛都不见。”该诗前三句平淡无奇,而末句却逸趣横生,把鹅毛雪花随风飘入花丛的动态美表现得惟妙惟肖。如果没有最后一句对雪片去处的形象描绘,那么,前三句从一片到八片,仅仅是数数的叙述,哪里称得上是诗呢?然而加上最后一句“飞入花丛都不见”对雪花归宿的交代与点化,则奇峰突起,生发出冬雪无穷奥妙的情趣来。由此可见,文章的结尾是多么重要!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亦然,好文章的结尾不仅要像“豹尾”干脆有力,而且要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不胜收。因为“尾”结得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启发读者深入地思考问题,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如同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那么,如何使文章的结尾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呢?
  一、呼应开篇尽展结构美
  文章的结尾,如果考虑到文章的完整严密,可以有意识地照应开头、照应文章的标题。这种照应可以表现为内容上的小结,也可以表现为情感上的回应,还可以表现为手法上的配合,虽是三言两语,但能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如江苏常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你还会支撑起我吗?》的开头与结尾:
  (首)不管什么样的花,都会迎来它盛大的花期,不管它开出的花好不好看,惹不惹眼,若是能经历风雨坚强倔强地开放,它和它的支撑者,都会迎来盛大的花期。
    (尾)每每回首,你总用蜜水将那条布满血痂落满蚊蝇的秽路冲刷;每每回首,你总在前方支撑着我,微笑地看着我。如今,迎来花期,花期以后,你,还会支撑起我吗!
  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凸现了文章的中心——誓用坚强支撑起繁花似锦的明天,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又如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的结尾:
  就这样,在这么一个普通的星期天,我的心灵被亲情感动,于是我真切地感到: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
  小作者将“被亲情感动”放大到“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符合中学生生活和思想认识实际,点题即止,言简意赅。
  二、亮出高见尽展情感
  文章有了前面的铺垫,蓄势,结尾处再通过议论、抒情,亮出作者经过提炼的精警语句,言简意赅地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交代清楚全文的写作意旨,以其意味厚重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这种结尾方式,对于作者而然言,明示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邃思考;对于读者而言,获得了发掘生活深层内核与思考人生的审美价值,可谓两全其美。可以说,通过抒情议论,亮出高见,是深化文章主旨的一柄“利器”,它能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河北省中考满分作文《墙的故事》的结尾:
  我起了床,在我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推倒这堵虚伪的墙,架起一座真诚的“桥”,铺设一条成功的路。失败、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逾越那道世俗的虚伪之墙。
  文章的结尾话中见哲思,笔下留箴言。运用排比的句式,读来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气势恢宏,意蕴丰厚,启人深思。
  三、巧引妙用尽展文采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文章将要结束时,引用警句、名言、诗文佳句、成语俗语、流行歌词等进行收尾,展示出自己出众的文学素养,定能将已经有些疲倦的阅卷老师带到一个非常美妙、充满激情的世界里,从而使自己的文章不同凡响,出类拔萃。引用时要着意于引申文意,揭示某种人生真谛,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这种方法往往可以运用于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如浙江温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下雨天真好》的结尾部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古人心易变。
  我不得不赞颂那场雨,那场善良的雨,它是那么单纯,那么无辜,但它却不知道它有一个敌人,叫人心。
  此情已待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孤迷,十一年前梦一场,让这场雨成为一切的开始,成为一切的终结吧!它是那么美好,美得不含杂质,好得天衣无缝。
  结尾语言优美,文采飞扬,富含哲理,发人深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自然万物是善良的,是美好的,而人心却是善变的,所以才有了无数的遗憾和悲剧。
  四、景物烘托尽展意境美
  在文章的结尾,自然巧妙地来一段环境描写,把真情隐含在具体的景物的描绘中,常常会收到言筒意丰、情景合一的效果。当然,这段环境描写应是自然的生发,而不是人为地粘贴,通过这段描写来有力地烘托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起到深化主旨,总结全文,引申启思的作用。这种结尾法一般适用于写人、记事,写景的文章。应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法要从全局考虑,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切忌离题万里,故弄玄虚。另外,环境描写的内容不宜过多,结尾要快,形式要巧,内容要新。如吉林中考满分作文《世间最美的目光》的结尾:
  不管岁月如何流逝,不管时境如何迁移,你的目光永远刻在我的心里:严肃的,像一根教鞭时时在紧看我不要犯错;亲切的,像一缕春风吹进我心田;柔和的,像朋友一样促膝谈心……
  难忘这世间最美的目光!……既有太阳的热情,又有月亮的柔肠,凝聚了日月的光彩,永远像朝露中第一缕霞光,永远是世间最美丽的目光!
  这篇考场作文的结尾是典型的景物烘托法,品读这个结尾,你会感受到老师目光的温暖,眼前会显现出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这种选取特定的想象的场景,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来衬托主旨的表达,渲染了对老师的浓浓深情。
    五、余味无穷尽展含蓄美
  不按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安排事情的结局,在结尾处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在最感人、最高潮的时候骤然驻足,立马回缰,这种陡然转折、戛然而止的结尾,意味深长,含蓄蕴藉,发人深思,能给读者以新奇感,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感人力量和回味无穷的效果。如江苏盐城市中考满分作文《那微笑改变了我》的结尾:
  微笑,寄予着美好的情感,我实在找不出恰当的词语形容它,或许,这句诗会表达它的含义吧:“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谓之然否?
    作者用一个疑问句——“‘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谓之然否? ”结束文章,带给读者些许思考,这往往要比直白地挑明要巧妙出彩得多。
  六、卒章显志尽展思想美
  在文末同学们不妨点一点题,好比给文章这条“龙”画睛,可使该文中心明确,熠熠生辉。如福建省厦门市中考满分作文《那时,我是一条鱼》的结尾:
  那时,我是一条鱼,一条行走在岸上的鱼,但是现在,我就要死了。如果有下辈子,我希望我是一条鱼,一条生活在明澈水中的鱼。
  作者借助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联想,把自己居然变成一条寻找去陆地生活的小鱼,“那时,我是一条鱼”直接与题目呼应起来,强化了文章的主旨,读来辛酸,极具讽刺意味。
文无定法,同学们在写作中既可把这些技法单独运用,也可灵活组合,甚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更多更有效的方式来结尾。但切忌生搬硬套,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要一线相生,不可或缺,要学会在这些“死方法”中求“新内容”,要从实际出发,真正进入文章“无法”的自由境界。
  模拟训练:
  1、用“呼应开篇尽展结构美”的方法,给作文《把梦想带给花季》拟写一个开头和结尾。
  2、下面是文章《一堂有趣的音乐课》的开头部分,请你给它加一个结尾,并谈谈你这样结尾的理由。
  (首)上课的铃声过了好一阵儿,教室里却还没有安静下来。牧童笛声,口琴声,低低的流行歌曲声……混杂在一起,此起彼伏,互不相让,还颇有点百家争鸣的味道。
  答案示例:
  1、(首)都说生活的船儿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2、(尾)“丁零零……”“怎么一上音乐课就‘提前’打下课铃?”有的同学又抱怨上了。王老师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随口唱到:“来日方长显身手,下节音乐课我们再见。”她唱了一句现代京剧,结束了这堂有趣的音乐课。
  理由:因为开头写出了同学们对音乐的热爱,中间肯定紧扣“有趣”进行描写,所以,可用“卒章显志”的方法来结尾。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发表评论可见 相关评论

  • 名字: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2016-10-09 点击:7479
贰角钱上的姑娘  人民币上的人物,许多人以为是画家“杜撰”的,殊不知真有其人。这些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是怎么上了人民币,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现在生活得如何?近日,记者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他…[详细]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布展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布展2013-12-11 点击:37488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即将开展,画展横幅喷绘作品展厅作品展厅初步布置图片“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即将开展…[详细]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出席钓鱼台大会[陈戈]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出席钓鱼台大会[陈戈]2013-10-05 点击:42365
胡锦涛主席昨夜忙碌到凌晨,很晚才得以睡觉休息,今天的大会胡主席安排他的特别代表出席并送来祝贺。“宇宙摇篮”工作委员会--李昌中会长出席在钓鱼台举行的“同圆中国梦,共创新文明”大会。据悉,出席大…[详细]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简介(三)[记者:陈戈]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简介(三)[记者:陈戈]2013-08-19 点击:46584
他有着“东方第一藤”之称,创建“乌蒙画派”的“洪荒美学大师”,他享有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奖之待遇.多年来不仅勤于创作表现大千世界的山山水水的作品,还热衷于环境保护和宇宙摇篮拯救地球母亲的公益行动…[详细]
相馆摄影师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民国北京
相馆摄影师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民国北京2016-12-26 点击:7038
来自腾讯,原标题:照相馆摄影师镜头下的民国北京1929年8月,54岁的约翰·詹布鲁恩(John Zumbrun)带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在上海登上了前往美国的客轮“太洋丸”号,在他随身携带的铁皮…[详细]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2016-10-09 点击:7479
贰角钱上的姑娘  人民币上的人物,许多人以为是画家“杜撰”的,殊不知真有其人。这些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是怎么上了人民币,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现在生活得如何?近日,记者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他…[详细]
中国人有多多?看完这23张图你就明白了!
中国人有多多?看完这23张图你就明白了!2016-10-02 点击:6620
来自腾讯财经。原标题:中国人有多多?看完这23张图你就明白了! 据Business Insider文章,人口是劳动力资源,也是需求量。尤其是优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在上世纪70年…[详细]
贵州威宁板底村彝簇文化旅游
贵州威宁板底村彝簇文化旅游2016-07-26 点击:6116
板底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 板底彝族文化旅游村寨位于威宁县城东部,距县城38公里,距326国道线7.5公里,东南部分别与赫章县的妈姑、珠市相接壤,南部与西部分别与本县的东风、炉山和盐仓…[详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