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兴卫 贵州水城
中国人学英语花的时间够长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至少花了十年。看得懂的人很多,笔试成绩优秀者更是不计其数。可遇到英美人士能交流者罕见,更别提谈吐自如。究其原因我们的英语教学重应试轻能力,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违背了语言发展规律。过去的英语教学顺序是读——写——说——听。而任何语言的的学习规律都是遵循听——说——读——写的规律。当代世界著名英语教学权威L.G. 亚历山大指出“非听不说、非说不读、非读不写”的原则更说明了这一规律的重要性。
此处说的“逆向”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实际是“逆向”不逆,因为它遵循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听是语言教学的起始环节没有接触过英语的或是没有入门的学生学习英语和幼儿学习母语是一样的。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听得训练。教师边说英语边配以恰当的体态语言鼓励学生听清楚后猜。如此反复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松弛有度更重要的是训练发展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听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开口大胆开口跟教师或录音说英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哑巴”英语。
有的教师担心不会读怎么能听说,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甚至是错误认识。如果先读结果是学生在有文字依托的情况下能读出文字。但百分之八十以上交际不是读、写、而是听、说,是靠良好的听、说能力实现的。有扎实的听说功夫读就容易了。因为要读的文字的语音、语调、意义在听说阶段学基本掌握。读的任务只是把听说阶段学到的语音信号与文字联系起来。英国文盲会说很多英语而不会读写就是很好的例证。
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花很多时间在老一套的翻译式教学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无法实施素质教育。下面本人就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逆向”教学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敬请批评指正。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教师的引导会话。(5分钟)师生共同讨论读前问题。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说出不同的观点。大胆开口用英语思维,对语言表达准确性不苛求。长期坚持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合上书“听“教师介绍课文提出问题。(6分钟)目的不仅是介绍课文而是在听录音前为学生指定一个听力训练目标。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说)。问题尽量简单切合学生实际。不要担心课文中的任何生词。例如在上有关环境问题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这样说:”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story about environmen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factory dong ?”Students answer it individually and then discuss their answers.
读(16分钟)。教师给出理解性问题,可采用练习册提供的问题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组相互联系的问题难度大于听力联系的问题。涉及生词和新句型可以小组或个人完成。学生向教师提出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同学讨论后全班评价教学新的词汇和句型等新内容。
复述课文(8分钟)把上面步骤中的理解性问题联系起来,学生根据要点问题复述课文。小组和个人复述结合。不要太在意学生的语法错误。重在鼓励开口就行。
讨论。(8分钟)
教师根据需要设计一个课文内容相关的讨论题。让学生用已有知识展开口头讨论。例如上了”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后让学生讨论“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教师要给以必要的鼓励和帮助。
练习册(2分钟)
练习册中的问题在上面的教学中基本完成,根据需要可以再强化练习笔头作业可以安排在课后完成。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自编练习。
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全方位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无数实践证明实施“逆向”教学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交际型人才。从根本上把教学从应试教育的泥沼里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