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时间:2011/6/23 11:49:22 点击:1100【

邵春花  贵州毕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学方法。也是进行探究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实验观察又是进行实验教学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步骤。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是每一名特别是化学教学工作者首要职责。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是化学学科特点提出的要求,而在实验能力培养中,观察能力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没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要提高实验能力就是一句空话。
    认识始于观察,不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还是从抽象的思维到能动地实践,观察都是首要步骤,有成就的科学家,大都起步于对周围事物尤其是对偶然现象的观察,如牛顿从树上的苹果坠落现象的观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伦琴从观察低压放电使涂有氰化亚铂酸钠的纸屏发出荧光现象开始,最后发现了X射线。因此,良好的观察能力,对任何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而物质及其变化又是复杂的、多样的,这就要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很好地观察所学的对象,获得全面的、正确的感性认识。同样,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实习和参观等实践活动时,只有观察得好,才能通过分析、综合、提出正确结论,从而验证、扩大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认识客观事物,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这种观察能力还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作有意识地精心设计。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思索不竭动力的源泉。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一产生,就会自觉的、积极的去接近它。而学生最感性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且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但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有已知操作过程和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知识都拘泥与科本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些实验还是老师演示过的。如果按部就班,很容易流于重复和枯燥。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理念,能从许多平常的实验中挖掘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索;其次要改进实验装置,增强实验效果,如果没有鲜明强烈的效果,不仅对揭示化学规律苍白无力,而且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明确目的,分清主次
    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只有使学生在观察时明确目的,知道观察什么,才能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的有关的事物上,认真地进行观察。中学化学实验中现象的观察主要有:光(颜色、强弱)、热(吸热或放热)、声(嘶鸣、爆鸣)、态(状态)、味(气味)、火焰(颜色、明暗)、燃烧(平静、剧烈)、爆炸、烟、雾、沉淀、溶解、颜色、气泡、升华、凝固、风化、潮解等。在每次实验中,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来观察。同时,还要认识变化所用的各种仪器及装置,因此,观察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倘若目的不明确,学生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于感兴趣的东西,而忽视了主要的东西。例如氢气在光照条件下化合成氯化氢的实验,如果不先讲清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并加以指导,学生在观察时常常只对镁条燃烧时发出的强光感兴趣,而不注意氯气和氢气的化合上。这就达不到实验的目的,也不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再加,“中和滴定实验”的观察,目的是观察中和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碱液(或酸液)时用去多少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要达到这一目的,观察过程中应将注意力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滴定开始前读出滴定管中液面的读数;(2)滴定开始后集中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3)到达终点,停止滴入后,再读出滴定管中液面的读数。这样观察,就不至使实验失败。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教会学生分清主次现象,主次现象是由实验要求和实验内容来确定的。例如,为学好电解质的概念,要做实验观察各种酸、碱、盐的导电性,这时灯泡亮是主要现象,两极上的变化是次要现象,而在学习电解的概念时,在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中,主要现象就是两极上的变化了。
    另外,在化学实验中有些现象往往一瞬即逝,或不易被发现,所以应在根据目的进行全面观察,分清主次的同时,及时抓住那些容易消失或不易发现的现象,这样才能获得较全面而准确的感知。铜丝与硝酸汞溶液反应时溶液颜色的变化;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等等,这些通常不被学生注意。当然,这就得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必须一丝不苟,养成认真、仔细、有始有终地观察的良好习惯。目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不认真、不仔细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既不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化学概念、理论知识的形成和巩固。
    三、灵活应用感观,正确进行观察
    由于物质及其变化是复杂多样的,观察化学实验时,不仅要用眼看,有时还要用手摸或鼻闻,因此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目的,灵活运用各种感官来感知所学现象。协调多种感觉器官,进行全面观察。化学现象千变万化,所以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仅仅依靠眼睛来完成。在很多实验中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有关硫燃烧的实验中,除用眼睛之外,还要借助鼻(闻气味)、手(摸是否有热量放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内外学生掌握“双基”的过程中逐步进行,如演示实验、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当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重要的方面,教师若能善于利用个别学生的观察力,或利用失败及失误的实验作分析,是一种将不利因素转变成有利因素的好作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来源于正确的观察和思索。
    我们应当看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要善于治学,首先得要善于观察,观察是思维的源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越是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对物质及其变化全面、细致的观察,学生就越能提出问题,越想弄懂其中的道理,对所学对象的印象就越深刻,记得越牢,这也就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总的来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双基”的教学质量,要搞好素质教育,对与我们化学教学来说首先要提高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观察中有所创新、有所发现。

作者:佚名 来源:大可 

发表评论可见 相关评论

  • 名字: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2016-10-09 点击:7492
贰角钱上的姑娘  人民币上的人物,许多人以为是画家“杜撰”的,殊不知真有其人。这些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是怎么上了人民币,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现在生活得如何?近日,记者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他…[详细]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布展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布展2013-12-11 点击:37498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即将开展,画展横幅喷绘作品展厅作品展厅初步布置图片“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国画大师李昌中画展”即将开展…[详细]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出席钓鱼台大会[陈戈]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出席钓鱼台大会[陈戈]2013-10-05 点击:42407
胡锦涛主席昨夜忙碌到凌晨,很晚才得以睡觉休息,今天的大会胡主席安排他的特别代表出席并送来祝贺。“宇宙摇篮”工作委员会--李昌中会长出席在钓鱼台举行的“同圆中国梦,共创新文明”大会。据悉,出席大…[详细]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简介(三)[记者:陈戈]
“宇宙摇篮”会长李昌中简介(三)[记者:陈戈]2013-08-19 点击:46595
他有着“东方第一藤”之称,创建“乌蒙画派”的“洪荒美学大师”,他享有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奖之待遇.多年来不仅勤于创作表现大千世界的山山水水的作品,还热衷于环境保护和宇宙摇篮拯救地球母亲的公益行动…[详细]
相馆摄影师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民国北京
相馆摄影师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民国北京2016-12-26 点击:7052
来自腾讯,原标题:照相馆摄影师镜头下的民国北京1929年8月,54岁的约翰·詹布鲁恩(John Zumbrun)带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在上海登上了前往美国的客轮“太洋丸”号,在他随身携带的铁皮…[详细]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
人民币上的图案:你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吗?2016-10-09 点击:7492
贰角钱上的姑娘  人民币上的人物,许多人以为是画家“杜撰”的,殊不知真有其人。这些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是怎么上了人民币,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现在生活得如何?近日,记者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他…[详细]
中国人有多多?看完这23张图你就明白了!
中国人有多多?看完这23张图你就明白了!2016-10-02 点击:6633
来自腾讯财经。原标题:中国人有多多?看完这23张图你就明白了! 据Business Insider文章,人口是劳动力资源,也是需求量。尤其是优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在上世纪70年…[详细]
贵州威宁板底村彝簇文化旅游
贵州威宁板底村彝簇文化旅游2016-07-26 点击:6123
板底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 板底彝族文化旅游村寨位于威宁县城东部,距县城38公里,距326国道线7.5公里,东南部分别与赫章县的妈姑、珠市相接壤,南部与西部分别与本县的东风、炉山和盐仓…[详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