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锣密鼓,隆重开幕
“第一届世界人民代表大会暨世界太和文明论坛(以下简称大会)”于今日在北京成功举行。“大会”是由世界人民联合会和中国区域发展中心联合举办,而由世界人民联合会主办。作为一个以人民福祉和世界发展为己任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她的组建是世界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以传承中华太和文化为主旨,以促进祖国统一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和参与国际金融改革为切入点,可谓雄心勃勃,信心满满。她力求在“中国区域发展中心”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再上层楼,本次“大会”是她组建以来独立操作的开山首作,得到了党政领导和各界同仁的鼎力支持,本身也是全力以赴,勤做慎行,力求完美以期不负众望。
领袖支持,鼓舞大众
党和国家领导特别代表宣告布开幕
本届“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特别代表胡真同志从始至终参与其中,积极沟通上下,大力精心指导,并亲力亲为,亲自向与会者郑重宣告了本届大会的开幕。
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发来贺电
原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同志更是密切关注着联合会的组建和发展,并在本届“大会”上派遣自己的特别代表许友忠同志在会议进行中宣读了他给本届大会的贺电,胡锦涛主席的贺电全文如下:
贺电
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应有新的进步,你们是人民的代表,国家的栋梁,要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祝第一届世界人民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胡锦涛
2014年元旦
胡锦涛同志的祝贺对主办和与会者的鼓励是不言而喻的。
热烈有序,亮点璀璨
本届“大会”虽然筹备匆忙,但给力的社会大势和人气,注定了这必然是一个亮点闪光,影响深远的成功大会。
第一个亮点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会明确而有力的支持和认可,给大会注入了力量和信心,使得人气更旺,更使得“大会”具备了权威、感召力和光明正大的形象。
第二个亮点是:在大会的组织筹划中,及时而明确的挖掘了自己在民族文化道德层面上血脉相连的传承——“太和文明”。“太和文明”的理念源于人文始祖伏羲的哲学思想,见诸于老子文化的记载之中,它科学、积极、祥和的精神,将永远指引我们“道法自然”,诸界融汇,拯救苍生,造福万年,是我们一切追求的理想指南和根本哲理、理论基础。在我们刚刚起步之时,能够挖掘出“太和文明”的理念,对我们今后整个工作深远的指导意义是无比重要的,这使我们在开拓伊始就有了一个坚实可靠的高起点和明确的方向。
第三个亮点是:“东方大港”时至今日,已经过了项目启动、管理局挂牌两个重要步骤。现在,正如大港项目负责人沈伟兴先生和吴玉亮主席在会上宣布的那样:本次大会对“东方大港”这个项目,是她的又一个里程碑——启航。24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协调之下,两岸已达成了共同合作,实现国父中山先生遗志,兴建“东方大港”,作为两岸经贸领地的共识。“东方大港”出自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她的建成,将是民族和睦复兴的象征,是两岸合一共建民族复兴大厦的具体写照。正如沈伟兴先生在会议上宣布的:在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东方大港”项目准备充分,进展扎实,各方态度友善积极,最后一锤定音的关键时刻——“奠基典礼”指日可待。
大同梦想,众望所归
大会筹备比较仓促,头绪繁多,困难重重。尽管如此,仍有三百多名各界精英济济一堂,他们不但来自祖国大陆四面八方,更不乏来自海峡两岸的同仁,尽管大家的事业、信仰、理念、年龄、背景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十分珍惜,珍惜自己拥有炎黄血脉这样一条根本性的共同点,大家都是秉承着统一祖国、复兴民族、造福人类、实现中国梦、世界梦的同一个理想。这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营造了会场无比和谐热烈的氛围。大会发言进行了几个小时,许多人还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情,舒之不尽;理,愈论愈神。每个人都感到不虚此行,许多人都从周围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身上吸取了信心、力量和温暖。
聚散寻常事,豪情永留存。踏着深冬的薄暮,怀着热土赋予的温暖,同胞们依依惜别,共道珍重,相约再见。
长安大街上华灯如珠,车水马龙,同仁们融入这洪流之中,期待着中国之梦、民族之志、世界大同。
第一届世界人民代表大会执行主席吴玉亮讲话
2014年元旦暨甲午新春团拜会的致辞
世界人民联合会的历史使命
世界人民联合会执行主席 吴玉亮
2014年元月3日 北京饭店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新年好!
在此2014年已到来,马年新春即将开泰之时,衷心感谢诸位能光临我们的大会。
我讲话的题目是:
继往开来,弘扬中华文明立志民族复兴
矢志太和,团结世界人民共铸美丽人间
按传统,佳节团拜是祥和轻松地沟通感情的场合,不必如此郑重。但我们这次把诸位请过来,除了应节的团拜之外还具有新的含义。因为这是我们世界人民联合会组建以来独立主办的第一次活动,想籍此聚会与各界朋友汇报一下,求得支持和理解,以此共勉。
世界人民联合会是在党政领导的支持、关怀和指导下、在国内外同仁和港、澳、台同胞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区域发展中心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遵循太和理念,以创建世界太和文明为目标而组建的一个公益性社团组织。在这里,我向中国全世界郑重宣告:
我们不以任何经济利益为目的,团结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立足中华热土,汇集全人类物质精神文明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应对人类危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缔造太和文明世界,为世界大同而奋斗。
说到太和文明,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太和之道,传承于人皇始祖伏羲氏的原始易道,“太和”又称“太极”。所谓“太”,是认为天地万“事”万“物”无不“大”;“和”或者“昜”,是认为宇宙万物皆可交互融合,是一种以“大”者为尊、道法自然的宇宙观。说的直白一点,就可以说:太和理念,就是要超越恐怖,平息纷争、打破屏障、天地人和。具体到我们国家,就是要两岸合一,民族复兴;具体到世界,就是要开新纪元、融合两大金融体系、全球一统普惠人类。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在共同的信仰之下,用仁爱、和谐、真诚去建设人类共同家园。
人类的理想,永远是美好的,而面临的现实,却总是冷酷而严峻的。不用说那刀山火海,血流成河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在冷战结束前后,从科索沃大轰炸到两次中东战争,从两伊战争到萨达姆覆亡,从朝鲜到伊朗的核危机,直到现在闹得不可开交的各种领土争端,资源争夺,宗教纷争,种族矛盾绵延不绝。这个世界何曾有过一分一秒的祥和太平?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何曾有一日平衡?
冷战结束了,苏联解体了,美国一家独大了,可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种势力能够一手遮天,称霸天下。政治、经济上的多元化,由来已久的矛盾和纷争已不可收拾,整个人类社会已陷于各种矛盾激化,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危机重重,整个世界处于的风雨飘摇之中。
社会人文环境如此,自然环境更加令人担忧,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粮食溃乏、人口爆炸、气候变暖和一次性能源的枯竭已使人类面临灭顶之灾。整个人类或者说是大多数的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要说出车食鱼,就连呼吸、饮水之类的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已陷于:吸无干净的气,饮无洁净的水,甚至食无米、灶无柴、体无衣、医无药、学无师、居无室,残喘苟活已是每况愈下,安居乐业已成奢侈的梦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再不思进取只有消亡、覆亡之厄已迫在眉睫。问题摆在这里,怎么解决?当务之急是什么?该怎么做?谁来领路?繁!重!难!险!空前严峻!刻不容缓!!
有一位欧洲的资深学者给出了他的答案 ——当代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和先行者并代表着最先进的发展方式。他给出了四条理由:
第一,中华民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优秀种族,她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二,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基本上是是 一民族的版图,而且民族和谐共处,资源丰富,架构稳定;
第三,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在以家庭为整体社会细胞和中华伦理道德的基础之上,中国政府已成为世界上最稳定、最具权威、最积极有效可信的政府,具有无与伦比的实施能力;
第四,在这个政府治理之下,经过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国家。
作为中国公民,我自豪,我认同上述观点,举贤不避亲是务实的中华民族的美德。三十五年来,把我们祖国治理的蒸蒸日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祖国母亲正处于凤凰涅槃般的复兴之中,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占领综合国力的世界顶峰。为了实现中国梦,为了承担起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的责任,做为炎黄子孙,我们当仁不让,责无旁贷。
穷则思变,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福兮祸所伏。当前的人类危机,对于我们恰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而发端于2007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及随之而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衰退,至今未能走出阴影,却刚好给了我们动手的切入点——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入手。
众所周知,现在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是在二战的资本主义走向垄断的高峰阶段形成的。这一阶段,资本主义大发展,美国经济独大,其主权货币——美元也就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国际储备货币的资格。可是,自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美联储成为“美无储”,美钞印刷机成为了金矿时刻在掠夺着世界财富,而美元的主权属性则和其国际性先天矛盾,在世界经济领域资本主义已走向没落 ,而在新经济体系已同发达国家集团在经济总量上分庭抗礼的形势之下,新势力集团要自己的话语权,旧金融体系已是千疮百孔,成了国际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所以,世界危机的总突破口在于金融领域的开源节流,而改变金融制度结构的突破点就在于发行替代美元最主要国际储备职能的新超主权货币,而发行新币的基础有二:一是要融合东西方金融体系,二是要解决黄金储备向东方回归。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就是要修补好中华民族金瓯之缺,实现祖国统一。分别代表两个金融体系的两岸分治而合一了,两大金融体系的融合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我们事业的路线图就十分明确了,那就是从两岸合一、祖国统一——到起动经济资产,黄金储备回归——到健全市场化的国际金融体系——再到发行超主权货币——到促进国际经济走出困境,逐步实现一体化——到发展生产力、治理环境、整合资源——到绿化全球,美化世界——到最后实现中国梦,世界梦。
朋友们,这是一条充满希望和博弈,布满着明媚阳光的幸福之路。我们目前要完成这项艰巨任务,重中之重就是两岸合一,祖国统一。对于完成这个任务,我们满怀信心。因为先辈已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神圣而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并为民族复兴和世界繁荣储备了雄厚的物质资源,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攀登;也因为几年来,中国区域发展中心在党和政府关怀指导下,在海内外同胞和港澳台同胞的大力配合下出色的工作已获广泛关注,“中心”的活动以正式载入史册----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此年鉴已于年底前发行。其中特别是通过十届炎黄子孙民族情代表大会和几次预备会的运作,在人员组织、资产整合与授权,交接以及两岸的互通、互融、互信、互动诸多方面,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进展,两岸合一近在眼前,两岸由分治而合一指日可待。这对于祖国、对于全人类都是永不磨灭的千秋功业。中国梦、世界梦的实现是天地赋予我们时机和可能,人类赋予我们以生命和智慧;仁爱赋予我们以方向、方法和力量。成就千秋伟业势在必行、事在必成!对此破环和干扰者,则成为不齿于人类的千古罪人。我们有一万个成功的理由,已由天定;我们需上体天心,中和人意,心秉仁爱,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直到永远。
农历甲午新年已听到脚步声了。老人说过:“牛马年好种田”,说的是这一年会风调雨顺,丰收在望,百事顺遂。借此美言,相信这一个新年,“天干”当顶,一定会诸事成功。相信有血性的中国人不会忘记两个甲子前的那一场战争带给我们的屈辱和誓雪国耻的决心。一百二十年过了,炎黄子孙的良知不会在历史中泯灭,民族英雄戚继光和邓世昌们英灵未泯,历史的这一瞬间东方的中央之国已如旭日跃升,先烈们应可告慰,他们的子孙会永拒耻辱,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也是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孙中山先生当年本着“三民主义”建国的精神而拟定的历史性的文献——“建国方略”中体现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东方大港,经过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精诚合作,终于水到渠成,很快就要启动了。这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崛起于东海之滨,它是两岸兄弟合作的结晶。现实而具体地象征着:炎黄子孙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兴旺和祖国的统一已然实现。做为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的这一项民族世纪工程,它的启动正快速展现雄姿,当可告慰国父先贤。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但路还很长,山还很高,海会更加波涛汹涌。但我们也知道集腋成裘,聚砂成塔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做聚塔之砂,铺路之石。克勤克俭,克己奉公,团结友善,百折不挠将是我们工作的写照。
今天,有远道甚至来自国外的朋友,你们给我们带来了关怀、温暖、信心和力量,祝你们在北京新春愉快。
快过年了,历史这匹骏马将会不待扬鞭自奋蹄,在这里,再一次感谢全体与会的朋友和为本次会议付出了心血和劳动的各部门各行业的朋友,祝大家新春阖家欢乐,龙马精神,心想事成。给大家鞠个躬,拜早年了。
谢谢大家
2013年12月27日
(编辑:大可 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