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干坏事”调皮捣蛋
爱艺术练吹拉弹唱
杨殿启从小就很喜欢表演,他在七八岁时就开始学习打快板,十一二岁时练习吹竹笛、拉胡琴等,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他弄懂了很多样乐器,还会作曲,自己谱写了很多首音乐曲谱。另外,他还精通书法,出了炼就了双手同时书写一手好字,还独创了蒙上眼睛的左手书法,从小他就对表演表现出浓厚兴趣。
杨殿启给讲起他童年“干坏事”调皮捣蛋的趣事时,一副欢快又得意的表情。仿佛那些天真烂漫的童年岁月又回到眼前。
他说从小就喜欢在伙伴当中确立自己的地位,也总带着他们找好玩的地方。而那些好玩的游戏和冒着危险的活动,都是以他每天回家挨揍而告终。他说他经常领着小伙伴们一起去跳土坑,相互比赛看谁最厉害,每次他总是第一,不过有一次可淘气坏了,自己跳土坑把脚弄差点折断了,回来出了挨父亲猛打教训一顿,还被严加监督。不过,倔强的本性没有屈服,后来仍旧偷偷带伤和小朋友们继续玩。
1967年春天,文革的风刮到了学校,老资格,高水平的老师都被揪了出来。被怀疑是中统和军统的特务,当时杨殿启还很小,不懂什么是军统、中统。他说:“虽然不敢说每节课都开批斗会,但是确实是差不多天天都要开批斗会。有的老师因耐不住折磨,干脆找省事儿的:一头扎进学校门口的水井里了,弄得附近百姓和学校没地方找水喝。校长也受不了啦,在回家的路上,一头扎进离家不远的路边臭水沟里了……”
“学校唯一一个特务老师胸怀宽广,耐得住90度下撅。他的功夫比现在每天练武功的要高,而且还能承受侮辱和漫骂。一天,有好几个比我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写了个纸条,叫我送给那个老师。但是大家事先有约,不让我看,我不知写的什么,就玩哥们仗义,就把纸条给那老师送去了。老师打开一看,原来上面写着:‘祝苏老师健康长寿,杆屁着凉。’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被大的伙伴们耍了。他们现在有的当上校长和书记了,有的是高级教师,最差也都是个管后勤的了……”在杨院长的心里,那些日子真是难以磨灭的伤心岁月。
仁启笑佛和著名书画家苗培红老师
(五)自己赚钱买新衣
多才多艺被嫉妒
1970年杨殿启上初一了,那年他正处在青春期,情窦初开,对美的追求从此开始了。他回忆说:“每次放学回来,我都主动拿起锄头镰刀背上背筐到地里弄野菜、野草。野菜可以喂猪、兔子、鸡,草可以喂羊,我把野菜野草晒干了卖给生产队喂牲口。冬天我打柴搭起猪圈,经过一番努力劳动,我多少有点钱了。平时去商店只买点铅笔写字本之类的东西,如今对淋良满目的衣服产生了兴趣,我从上到下都换上了中山装,所以我的衣着也有了显著的变化。也开始穿内裤了,那双鞋也换成了高腰的运动鞋了,走起路来摇头摆尾,真神气,那牛劲都不知牛得自己该姓什么了。”
“五官端正是父母给的,我能吹会拉又会数来宝,这招来不少女生的青睐。不过小时和我要好的男生,也开始嫉妒起来,从此打架斗殴充实了我的日常生活。在学校我单枪匹马,没有伴儿,离学校又远,肯定势单力薄,再棒也占不了便宜,单个人不敢惹我,于是其他同学就天天结队在几个路口围堵,大家一起来收拾我,最终我还是忍痛割爱转学了,转校以后我的成绩排在全校第一。”
说到这些的时候,杨殿启微笑着摇摇头,是一种欣慰,亦或是一种恋恋不忘。总之给他留下的都是美好的记忆。他喜爱写文字,他把那些愉快的往事都写成了文章,那些文字诙谐幽默,情真意切。“也许是因为经历的事情太多,我自己难以忘怀过去的磨炼。今天我喜欢尽量多做好事情,所以我希望我也可以给社会带来好的影响,多去宣传好人好事,多去助人为乐。”杨院长如是说:“弘扬和宣教博爱向善的主旋律,希望人心向善。作为一个人,应该多做好事,多向社会作奉献,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事是以做人为乐为主要内容的,是为人处世的基础,这些内容适合我的为人处世思想。”
仁启笑佛和与原书协党组书记张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