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双带平台。一是实施村干部“领头雁”工程。在村级组织换届过程中,注重吸纳“双带”作用发挥好的党员进两委班子,把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结对帮扶贫困党员的情况列入任期目标,充分发挥村干部的“领头雁”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广泛开展帮扶机关党员和农村无职党员联同设岗定责活动,以“科学设岗、自我认岗、支部审岗、公示明岗、联同履岗”的方式,分设村务公开、公共事务、科技示范、维护稳定等4大类多个具体岗位,对无职党员进行定岗、定责,让他们参与村务管理和服务,发挥模范作用。三是积极探索“支部+协会”运作方式。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产业链上建立特色党支部,充分发挥骨干党员的产业技术优势,结对帮扶贫困党员,促进共同致富。目前,全县已成立烤烟、蔬菜、西瓜、养殖等专业合作社98个,其中党员600余人,结对帮扶贫困户1300多户。
创新培养机制,改善队伍结构。一是加强源头建设。把农村党员发展的重心转移到进城务工人员上来,探索建立“双联双培双建一审”进城务工人员发展党员工作新机制,吸纳外出务工的优秀青年进入党组织,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在党员培养上严把“进口”、疏通“出口”,把农村各类人才凝聚到党组织周围。二是加强培养锻炼。把农村各行各业的致富能手纳入积极分子培养,成熟的及时吸纳入党;对于优秀的党员致富能手,纳入村后备干部培养,通过聘用、挂职等形式进行实践锻炼;对于村干部中的致富能手,对其重点培养,确定为村主要干部人选。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对缺乏“双带”意识和本领,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的村干部进行调整;对思想消极、不参加活动、发挥“双带”作用不好的党员,经教育无效的,劝其除名。今年来,全县共把57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125名党员干部培养成了致富能手。
创新激励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在县委组织部成立发挥农村党员“双带”作用协调组,建立了组织部门牵头,民政、财政、劳动、农业、科技、金融等部门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构,采取项目扶持、资金扶持、技术扶持、政策扶持等手段,加强党员创业的激励和扶持。一是项目扶持。筛选了13项科技含量高、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项目,向党员“双带”户倾斜。二是资金扶持。积极协调县农委、财政和金融等部门,安排扶农开发资金、小额信贷560万元。三是科技扶持。从县级有关部门选派26名党员担任“科技特派员”驻村指导和服务。四是政策扶持。对从事农业科技开发或领办农业企业的党员群众及外来投资经商人员,做到“四个优先”,即承包资源优先、资金扶持优先、教育培训优先、评优选先优先。
来源:中国经济网 (通讯员宋大普) 贾楠楠 本网记者 舒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