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达胜 莫模 通讯员:钟丹青 湛江日报首席记者:陈文富
坐落于廉江市廉城镇罗江河畔的廉江市第四初级中学,近年随着学生中考和科比成绩的逐年提升,一举成为廉江市的名校。2009年中考,该校3人考上湛江一中,14人考上湛江二中,265人考上廉江中学。此外,全国学科竞赛已成为该校的又一大亮点,尤其是英语科,已连续5年居廉江市初级中学第一。作为一间原来名不经传的初级中学,近年是如何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该校校长李光川。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学生冒尖的助推器
热情好客的李校长明白了记者的来意之后,话匣子一开,谈及本校的变化情况如数家珍。他认为,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学生冒尖的助推器。
李校长说,导师制是密切师生关系的一种机制。他们学校的导师制,要求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他的生活。即推出“亲子”教育活动,用教师的真情去感化学生。他们为了培养尖子学生,要求每位科任教师负责5至10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和亲情化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此外,老师还要做好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档案要注明学生、家长以及导师的姓名,学生的通知地址,学生入学前、入学后和月考的成绩。为争取家长配合,每逢周末,教师们都积极地进行家访。据了解,导师与结对学生单独谈话每学期达20多次。
在导师们的关心和教育下,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潮,原来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成了尖子生。如早年普通班初三(5)班的小陈,原来性格较内向,语文成绩也不理想,而黄俊芳老师充分了解其个性后,平时多找其谈心,常带其与其他同学一起开展课外活动,使其变得开朗。一旦小陈有了进步,黄俊芳老师便及时给于表扬鼓励,使其语文成绩不断进步。2008年中考,他以844分的总成绩考上了湛江一中。
校本研修是搞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
李校长说,打铁先得自力硬,要培养高质素的学生,首先要有高素质的师资。因而,他们学校近年实施了校本研修制,以之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迅速提高。
记者了解到,廉江四中被湛江市教育局指定为校本研修的示范试点单位之后。他们成立了以李光川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钟南副校长任组长,各学科科组长为组员。其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做到有章可循。
李校长说,校本研修是结合诸学科及科研课题而实施的理论与实践、实验相结合的一种过程,旨在求证某学科或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和应用性。具体做法是,由相应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教研骨干教师队伍,每一位骨干教师负责培养一至二名年轻教师成长,争取在短时间内把他们培养成学校的骨干教师。该校自从开展骨干教师培养活动以来,先后培养了钟利珍、黄俊芳、郭仕猛、劳春燕等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他们在廉江市中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中全部获一等奖。2008年12月11日,该校的青年教师叶汉萍,在廉江市的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课比赛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代表廉江市参加湛江市第七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展评比赛的老师,同时获得了最佳课堂教学组织奖。她和邱昭贤等教师辅导的学生,2008年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得二等奖(廉江赛区第一名)。2010年5月,陈昌华老师获得广东省数学优秀教师二等奖荣誉。2010年5月,四中有9名同学被湛江一中高一实验班提前录取。
他们意识到,闭门造车行不通。2008年7月,李校长亲自带领几位老师到湛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参加首届湛江市校本研修高级班学习,听取来自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王洁博士关于《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报告。同年10月7日,李校长又带领几位老师参加湛江教育局组织的上海学习考察团,先后来到上海青溥教师进修学院、上海毓秀学校和上海青溥一中学习,总结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找准了实施本校教研的有效途径: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开展教师公开课堂活动,及时抓好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校本研修工作。
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专家引领,该校每学期都请廉江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员和领导来指导工作。让专家们参加听课、评课,并听取他们宝贵的指导意见,促使该校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现在,廉江四中已成为廉江市初中教学的示范教学基地,每学期都吸引了不少兄弟学校前来听课学习。2008年12月8日,廉江四中组织了规模较大的一次公开课开放日,接纳了车板一中、车板二中、良垌一中、石颈中学、石角第二中学、青平中学130多人参观学习、听课。2009年4月9日,廉江四中又成功举办全国性的校本研修示范课教研活动,来参加听课的教师300多人,开创了廉江市教研活动示范的先河。最近,廉江四中被评为廉江市唯一的一间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