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凌翔——国际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
作者骆凌翔:系西安外事学院、国际科学研究院管理学客座教授,北京文品教育运营总监,全国学习力发展研究专家,长期从事学生学习力研究和考生择校问题。
一直以来,考生和家长大都关注学习成绩和考分,而对自己所要报考的学校及专业选择的重视不够,知之甚少。考生多年来坚持刻苦学习,追求满意考分,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上一所自己理想的高校及专业。但要达到这一目标,考生们就必须要高度重视高校和专业的选择,尤其应该具备选择高校及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如果在选择高校及专业时发生偏差,到头来当你爬到梯子顶端的时候,才发现梯子靠错了墙,那时后悔也就晚了。
那么,广大考生及家长究竟应当如何选择高校及专业呢?现在,我就根据自己多年来做择校指导的经验,与广大考生及家长谈谈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一,形成良好的上学心态,正确对待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
良好的上学心态是选择理想高校及专业的心理基础,是全面、准确理解国家教育政策的先决条件。要形成良好的上学心态,就要消除影响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各种不健康心态。目前对待选择高校及专业的不健康心态主要是:
功利心态,把上大学当作获取某种非常利益的手段,这种心态极有可能形成难以预期的心理期待,一但心理期待得不到实现,又不进行心理调适,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这种功利心理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把上学与理想工作、高薪收入、做上等人紧紧地挂起钩来,甚至划上等号。客观地说,学习和就业有关联,但不是直接相等。孔子是中国乃至国际公认的顶级教育大师,但从没听说孔子的学校包就业,他的三千弟子就业也千差万别,工作更是异彩纷呈,其中也不乏零就业者。
虚荣心理。表现为不顾自己条件,务虚弃实,只为了自己或家长面子上有光才选择所谓的名校。隔着有色镜片看其它高校和专业,尤其是不能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和对待民办高校。就拿民办大学来说,在国外民办大学远远多于国立大学,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学也都是民办大学。在国内,民办大学起步较晚,和公办大学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差距,但公办、民办大学只是所有制的主体不同,现时的录取批次也给人带来“民不如公”错觉。其实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相比,其制度优势、管理优势、质量优势、就业优势等还是显而易见的。
二、要聚焦优势、扬强避弱,选择能够使自己优势得到升华的学校和专业。
理想的高校,尽管考生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认识,但聚焦优势,扬强避弱,使自身的长处和潜能得到提升,形成强势特色效应、强势竞争力和发展力,应当成为为众多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取向。选择高校就是寻求与个人优势相匹配的高校及专业,因此,选择学校和专业的第一步是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做好基本的人生规划,盘点清理自己的兴趣、特长等可以通过学习得到优化的强势资源,然后再去了解学校及专业的情况,进行成功对接。
三、面对现实,多元选择。
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高校及专业是人生一次重大的决择,它将长远地影响一个人未来的许多方面,好学校、好专业人人都想上,但毕竟各人学习成绩不一样,机遇不同,因此广大考生及家长要面对现实,多种准备。不论考生考得如何,考生和家长都不要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过度自责,家长更不能给子女增加额外的思想负担。要正确面对现实,尽量根据考生的成绩与相关学校及专业进行匹配。现在的大学升学形式和渠道也呈现多元化,表现为本、专的录取批次多,诸如全日制成人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升本”等升学形式为广大考生继续学习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因此,不必担心没有大学念。
四、广泛搜集信息,为选择大学和专业提供依据。
国家招生政策、法规及其调整变化,各高校基本情况,尤其是近年来各专业的录取分数及其变化;各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方向,就业情况等,考生和家长都要及时掌握。可通过报纸、学校、电视等渠道去了解。大学所在的环境也不能忽视。环境对一个人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选择也是学习环境的选择。学校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情况、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就业情况、文化氛围等,学校所在城市的环境主要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考生和家长都要了解。
五、如何把好专业选择关。
虽然上学和就业不是相等关系,但其关联度还是相当大的。因此选一个好专业相当重要,可从如下六个方面把好专业选择关:
1、凡是国家没有放开的或者国家主控的行业和领域;
2、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优先发展的产业;
3、技术含量高,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和领地;
4、学校用以立校的招牌专业;
5、目前因就业市场规律性变化处在谷底的专业;
6、以高就业优势与公办高校竞争的民办高校专业。
六、确保有学可上。
考生和家长要把握住这样一个原则:保取优先,尽力实现考生成绩与学校及专业的最佳匹配。除了少数成绩有绝对优势不存在这个问题之外,绝大多数考生还是要首先争取被高校录取,做到先有学上,在此基础上尽力实现考生成绩与学校及专业的最佳匹配。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信息准备要充分外,还有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先把考生条件大致相符的学校及专业圈定,然后再分别与圈定高校及专业在各省的招生负责人进行沟通确认,选择其中最满意的高校及专业填报志愿。
选择事关前程,今天影响未来!人生面临选择很多,考生对高校及专业的选择无疑是其它选择不可类比的!因此,广大考生要高度重视高校及专业的选择,做到多咨询、慎选择、会选择、选择好,实现人生目标和达到目标途径的最佳匹配!作为考生家长对待子女的选择,要做到关心而不干预,做好参谋。社会尤其是中学老师也要为考生选择学校及专业做好服务,共同为圆考生上理想大学的青春梦想而努力!
←理想的大学青春的梦——骆凌翔与高考考生谈择校